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中国虚拟现实电影时代开启

4月17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无界∞沉浸单元”开幕式上,河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仁海从国家电影局副局长陆亮手中接过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的首张“龙标”——电审虚字[2025]第001号公映许可证。

发布于:2025-05-06

守护历史根脉 启迪文明互鉴

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奥托内表示,希望大家共同构想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既能守护历史根脉,又能在当下积极作为,还能启迪更加光明的未来。

发布于:2025-05-06

展现独特夜郎文化

近日,“夜郎遗踪——寻找《史记》中的古国”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幕。来自贵州的180件(套)珍贵文物亮相湖南长沙,为观众呈现神秘而多彩的夜郎文化。

发布于:2025-05-06

人气旺 市面暖 活力足

今年“五一”,各地假日经济繁荣活跃,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日图景。

发布于:2025-05-06

文旅焕新、场景升级:哈尔滨“五一”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哈尔滨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时尚活力的“网红”城市,迎来“五一”消费旺季,展现出文旅热、消费兴、活力足的假日图景。

发布于:2025-05-02

云南河泊所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演进脉络

作为中国商周至汉晋时期云南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的河泊所遗址近日入选中国202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布于:2025-05-02

走!到云南旅居去

不赶路,感受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旅居,放慢脚步,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

发布于:2025-04-30

贵州毕节:乌蒙山下 文旅跃动新机遇

近日,记者深入毕节市多个县区探访,触摸乌蒙山下这个曾经的“贫困地区典型”如今有力跳动着的文旅脉搏。

发布于:2025-04-30

带你走进“大明的世界”

走进南京博物院年度大展“观天下:大明的世界”,来自中外30多家文博机构、超400件(套)珍贵文物汇聚一堂,通过“日月初升”“航海传奇”“白银贸易”“无问西东”“美美与共”5个篇章,讲述了明代中国与域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

发布于:2025-04-29

“火出圈”的短剧,怎么拍出来的?

近年来,各类短剧风靡短视频平台,圈了一大波“粉丝”,甚至火到了东南亚等地。

发布于:2025-04-29

文明的刻度,让世界记住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发布于:2025-04-28

探源中华文明 解码历史谜题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北京揭晓。

发布于:2025-04-28

“宿”在春天

今年春游市场上,民宿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发布于:2025-04-28

千年泥塑绽新彩

胡新明是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11岁学“泥耍活”开始,他与凤翔泥塑结缘已有半个世纪。

发布于:2025-04-27

全民阅读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连日来,各地举办精彩纷呈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日益浓厚。

发布于:2025-04-25

探索“公益放映+”新模式

日前,“跟着电影赶大集”首站活动在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启动。

发布于:2025-04-25

好书打底 好剧出圈

近期,《小巷人家》《北上》《六姊妹》等改编自长篇小说的剧集接连播出,“文学作品托起影视创作”再度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发布于:2025-04-25

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今天上午,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

发布于:2025-04-24

守护“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堪称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发布于:2025-04-24

灯会点亮旅游新场景

近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非遗灯会旅游创新发展活动在四川省自贡市举办。全国各地非遗灯会代表、各省区市旅游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旅游企业代表等共话灯会旅游发展新趋势。

发布于:2025-04-24

共 1989 条 共 100 页 首页 1 2 3 4 5 尾页